托举社会的力量 慈善颁奖晚会现场侧记 | |||
|
|||
温州网讯 一份爱心,也许力量不大,可是当爱心汇聚成慈善的海洋时,世界却因此变得更加美丽。 昨天晚上,在温州广电集团1号演播厅,当一位位温州改革开放30年来为社会慈善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慈善家、慈善人物走上台来的时候,传递出的正是这样一个讯息:慈善的种子,伴随着温州改革开放的步伐,早已在瓯越大地上落地生根,并将枝繁叶茂。 没有明星, “温州的良心”感动观众 这不是一台充满明星的歌舞晚会,也不是一台充满喜庆的节日晚会,但在晚会现场,来自数十家政府机关、企业及社会各界代表,面对舞台上播放的一幕幕30年来温州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他们的表情却特别认真专注。因为这样一台晚会,不仅仅是向慈善代表颁奖和表达敬意,更是向所有的温州人、向社会宣扬“温州的良心”。 晚会颁出了温州改革开放30年的“十大慈善家”和“十大慈善人物”。当王振滔、邱光和、项光达、余碎斌等这些民众早已熟悉或依然有些陌生的获奖者相继走上台来的时候,当电视短片中依次播放他们的慈善经历的时候,许多观众第一次如此全面地看到了这些企业家的另一面。市民王蓓莹女士颇有感触地说:“原来他们不仅为个人和社会积累着物质财富,同样在创造着慈善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获奖者,是昨晚最大的明星。 “仅温州慈善总会系统,从1998年第一家成立至今,募集的各界善款就超过9亿元,受助人数超过百万人次。”当主持人报出这样一组数据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没有声音, 聋哑舞者执著传递爱心 在颁奖仪式过程中,节目组穿插了许多文艺表演。其中一个节目《千手观音》,虽然无声,却传递着爱的讯息。 虽然这是一个老节目,但当来自杭州残疾人歌舞团的十几位舞蹈演员,在台下舞蹈老师的指挥下,舒展着各种优美的舞姿时,台下的观众报以持续的掌声。 主持人介绍,这些舞蹈演员全都是聋哑人,但他们在热心人士的帮助下,自强自立,不仅有了各自的工作岗位,自食其力,而且工作表现非常好。他们经常到全国各地进行演出,执著地在人群中传递着爱与慈善的力量。 表演结束后,每位舞蹈演员走到台下,将象征慈善和爱心的黄丝带戴到观众的左手手腕上,希望大家能携手将爱与力传递下去。 没有名字, 仁义之士就在我们身边 现场播放的一个关于兰小草的故事,让观众感动。 2002年11月17日的清晨,温暖的阳光照射在大地上,一位行色匆匆的男青年给温州晚报一楼服务大厅送来了一个锦盒。“这个交给你,等会有人过来拿。”男子匆匆离去。盒子里整整两万元,还有一封“星雨星愿”的信,信上署名:一个农民的儿子“兰小草”。兰小草希望用33年时间,每年捐献两万元“星雨心愿”善款,专门给那些急需帮助的孤儿寡母、失学儿童或老弱病残者,回报社会,回报农民“粒粒皆辛苦”的养育之情。 那天以后的一年中,人们再也没有见过他。可是2003年11月13日的傍晚,当鹿城区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准备下班时,迎面又急匆匆地赶来一位男青年。他递过一笔捐款,又匆匆离去,临走前同样留下一个写着“星雨心愿”的锦盒,另外还有一封署名为“兰小草”的信。 兰小草是谁?至今没有人知道。 在晚会现场,当主持人说,其实兰小草就来自于我们中间。他来自于出商人、出老板、出经济奇迹的这方热土,他更来自于出爱心、出慈善、出义举的瓯越大地。 兰小草的故事,某种程度上也道出了慈善的真谛:慈善来自于每一个人的力量。在众多颁奖嘉宾的获奖感言中,我们感受到了这一点。 慈善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温籍台胞何朝育、黄美英夫妇的儿子何纪豪说:温州现在有了很多“育英”,但这些成就,更应该感谢的是所有参与到这项事业中的每一位医疗工作者、教职人员。获奖者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说:人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能决定自己生命的宽度,希望每个人都能在慈善事业中帮助自己和他人拓宽生命的宽度…… 晚会结束时,已是晚上10点,走出演播大厅,扑面而来的是冬天的寒风,但人们脸上的笑容告诉我们,慈善,让这个夜晚很温暖。 记者 刘曜 |
|||
上一篇: | 下一篇: |